夜色笼罩着井冈山,几盏油灯在指挥部的土屋里摇曳。
彭德怀握着一刚送来的敌军部署图,眉毛拧成了疙瘩。
他偷瞄了一眼对面正在抽旱烟的毛泽东,突然把地图往桌上一拍:"老毛,你给我交个底,你这一套套神出鬼没的打法,到底是跟谁学的?"
毛泽东吐出一个烟圈,咧嘴笑了:"老彭啊,你这问题问得新鲜。我要是上过军校,还能在这山沟沟里跟你啃红米饭?"警卫员小张忍不住插嘴:"首长,您就别卖关子了,大伙儿都好奇着呢!"毛泽东敲了敲烟袋锅:"打仗这事儿,就像老农种地,光看皇历可不成,得看天时地利。"
这话可把彭德怀说愣了。他当年在湖南讲武堂可是正经学过《孙子兵法》的,哪像眼前这位,连个正经军事教材都没翻过几本。可偏偏就是这个教书先生出身的人,带着红军在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硬是杀出一条血路。
最让彭德怀想不通的是去年那场永新突围。按照军事操典,红军当时弹药匮乏,已是死局。毛泽东倒好,半夜带着队伍钻山沟,七拐八绕硬是从三万敌军的包围圈里溜了出来。国民党军追到半道发现人没了,气得团长直骂娘:"这帮赤匪属泥鳅的?"
有个细节彭德怀记得特别清楚。那天部队刚休整,侦查兵慌慌张张跑来报告发现敌军。参谋们都急得跳脚,毛泽东却不慌不忙掏出旱烟袋:"急什么?敌人离这儿还有二十里地,够咱们吃顿热乎饭。"后来才知道,他早派老乡在要道上盯着,敌人一动他就得到消息了。
真正让彭德怀开窍的是打吉安那回。按他的打法应该集中火力强攻,毛泽东偏要分兵佯攻。会上争得面红耳赤,最后还是照毛泽东的法子来。结果主力部队趁着守军调动的空档,从后山小道摸上去把指挥部端了。战后炊事班老李边炒菜边念叨:"毛委员这招声东击西,比俺们乡下人偷瓜还利索。"
红军里有个笑话。说是有次抓了个国民党参谋,这人死活不信指挥作战的是个没进过军校的教书先生。直到看见毛泽东穿着打补丁的灰布军装蹲在田埂上和老乡唠收成,这才瞠目结舌:"你们长官这样式儿的?"旁边的警卫员乐了:"咋的?不像啊?咱首长打仗的本事都是跟老蒋学的。"
这话倒也不全是玩笑。毛泽东有个习惯,每到宿营地必要找当地老乡聊天。哪条山路能走牲口,哪个村子的保长是两面派,甚至连县城保安团几点换岗都摸得门清。有回部队转移,走到岔路口他突然命令改道。事后才知道原定路线上埋伏着敌军一个团。彭德怀追问情报来源,毛泽东眨眨眼:"早上帮老乡挑水时听来的。"
要说没栽过跟头也不现实。湘江战役那会儿损失惨重,队伍里难免有人嘀咕。毛泽东在干部会上主动检讨:"这次是我老毛没盘算好。"转头就对战术做了调整。后来有人统计过,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的胜率高达八成,比同期其他部队高出三成不止。
最神的是四渡赤水那会儿。前有堵截后有追兵,地图上画个圈都找不到生路。毛泽东带着部队在贵州山区转悠了两个月,硬是把十万追兵绕得晕头转向。后来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:"跟红军打仗,就像拳头打跳蚤,看着逮着了,一捏又没了。"
现在军事学院的教材里写着,这叫"运动战"。可当年红军战士管这个叫"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跑"。炊事班老王有次总结得精辟:"咱毛委员打仗啊,就跟打麻将似的,看着要输的牌,到他手里总能胡个清一色。"
彭德怀晚年回忆这段岁月时说过句掏心窝子的话:"跟着老毛打仗,开始觉得他胡闹,后来发现闹着闹着就把敌人闹没了。"这话糙理不糙。你看国民党的美械师够威风吧?坦克大炮应有尽有。可愣是被拿着梭镖土枪的红军打得找不着北。你说气人不气人?
要说诀窍在哪,也许就藏在毛泽东常说的那句话里:"不是我老毛本事大,是群众的眼睛亮堂。"他随身带着个小本本,上面记满了各地风土人情。哪儿的山路能走马,哪条河几月份水浅,甚至连县城保安团长的小妾喜欢什么花色的绸缎都记着。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事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有次部队被围困在山里,眼看要断粮。毛泽东派侦察连去找老乡帮忙。不到三天,各村各寨的老人孩子都动起来了。有送苞米的,有送咸菜的,最绝的是有个猎户直接把自家留着过冬的腊肉都捐了出来。国民党县长后来在日记里郁闷地写道:"匪区百姓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供养共匪,实在费解。"
如今军事史学家们分析这段历史时,总会提到一个词:"人民战争"。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站在谁那边,谁就能赢。毛泽东把这个道理琢磨透了,所以才能带着几万人的队伍,从井冈山一路打到了北平城。这可不是光靠耍小聪明就能办到的。
现在看那些发黄的老照片,毛泽东和战士们蹲在田埂上吃饭的样子,活像个生产队会计。谁想得到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瘦高个,指挥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战役?也许真像老警卫员说的:"咱首长啊,打仗的学问都在鞋底上——全是走出来的。"
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,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,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。
名鼎配资,免费配资,配资658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