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痘反复发作、
皮肤油腻、月经不规律……
这些看似“青春期”或“皮肤问题”的困扰
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
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
据统计
约6%~20%的育龄女性受其影响
而“顽固痘痘”往往是PCOS
最早发出的健康警报
PART 01
为什么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长痘?
痘痘(痤疮)的形成与雄激素水平异常密切相关。在PCOS患者体内,卵巢和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(如睾酮)水平升高,导致皮脂腺过度活跃,分泌大量油脂。这些油脂混合角质堵塞毛孔,成为痤疮丙酸杆菌的“温床”,引发红肿痘痘、黑头或闭口。
警惕以下信号
当然,别忽视以下这些伴随症状!PCOS的信号不止是长痘。如果痘痘长期反复,且合并以下症状,需警惕:
月经不调:周期<21天或>35天或闭经
多毛或脱发:唇周、下颌、胸背等部位毛发浓密,或头顶头发稀疏
肥胖:尤其是腰腹部脂肪堆积
不孕:因排卵障碍导致怀孕困难
黑棘皮症:颈部、腋下皮肤出现灰褐色斑块
血糖升高
PART 02
如何判断长痘是否与PCOS有关?
完善相关检查
性激素六项(月经第2-4天检测)
关注睾酮(T)、黄体生成素(LH)与卵泡刺激素(FSH)比值
超声检查
观察卵巢是否呈“多囊样改变”(单侧卵巢窦卵泡≥12个)
血糖和胰岛素检测
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
若符合以下3条中的2条即可确诊PCOS
1.高雄激素血症(临床或生化表现)
2.稀发排卵或无排卵
3.超声显示多囊卵巢
PART 03
如何从根源改善PCOS相关痘痘?
调整生活方式(基础治疗)
饮食:低升糖指数(低GI)饮食,多食不饱和脂肪酸,同时摄入丰富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合计膳食纤维,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。
运动:中等强度运动至少150分钟/周,减重5%~10%可显著改善激素水平。
睡眠与减压:避免熬夜,缓解压力(压力会升高皮质醇,加剧雄激素问题)。
药物治疗
调整月经周期:孕激素(如黄体酮、地屈孕酮)、雌孕激素序贯、短效避孕药(如优思明、达英-35)还可以抑制雄激素分泌,改善痤疮和多毛。
胰岛素增敏剂(如二甲双胍):改善胰岛素抵抗。
PART 04
日常护肤建议:科学控痘不踩坑
温和清洁
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,选择氨基酸洁面。
控油保湿
使用含烟酰胺、锌成分的护肤品,平衡水油。
防晒
紫外线会加重炎症,选择清爽型防晒霜。
避免挤痘
不当挤压可能导致痘坑和感染扩散。
误区提醒:这些观念要纠正
①痘痘是青春期正常现象,不用过度在意→ 成年女性持续长痘需排查PCOS。
②吃辣导致长痘→ 高糖、高乳制品饮食更易诱发痘痘。
③治疗痘痘只需涂药→ PCOS需全身调理,仅外用治标不治本。
痘痘是皮肤的“求救信号”,尤其当它长期反复出现、伴随月经紊乱时,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警。及时就医、规范治疗,不仅能改善皮肤状态,更能降低远期风险(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)。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医学干预,才能从内到外找回光洁肌肤和平衡的激素水平。
本文科普作者
黄丽艳 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主治医师
医生介绍:主治医师,医学硕士,毕业于南华大学,一直从事妇科临床工作。熟悉妇科常见疾病及女性不孕症的诊疗,熟练掌握人工流产、皮下埋植避孕、上环取环术及宫腔镜下宫腔疾病的处理。担任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生殖健康学组委员,参与多项课题研究。
擅长:异常子宫出血、妇科炎症、计划生育及宫腔微小病变等治疗。
(本文章旨在进行科普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)
名鼎配资,免费配资,配资658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